有人說,“有時候看風(fēng)景,卻總感覺少了什么”。其實,不僅僅是看風(fēng)景,看電影、看話劇乃至回憶這一生的旅途,我們總也有些時刻會覺得少了些什么;但也有那樣的時刻,我們覺得內(nèi)心充盈,有很多話仿佛要溢出來。實景劇《龍船調(diào)》就給了我這樣的感覺,除了視覺上的盛宴,坐在那天地間的峽谷劇場,還有聽、觸、嗅等感官上的震撼,如余韻留心,繚繞不散。
【耳聞三聲,聲聲入耳】?
所謂“三聲”,指的就是觀賞實景劇過程中所能夠聽到的民歌、方言對白與音響效果。 作為土家族民歌典范,《龍船調(diào)》既包含有恩施地域極具特色的民族音樂文化元素和表現(xiàn)形式,又融入土家文化之靈魂,隨著劇情咒怨、選瓜、罵神、融冰的層層推進,歌聲或純樸直爽、或悠遠嘹亮、或清澈婉轉(zhuǎn)、或高亢凄厲……暖心的、動心的、寒心的、痛心的……各種直入人心,讓人恨不得化身勇敢追愛的瓠子,響亮應(yīng)和一聲“我就來推你嘛”!
方言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,傳承千年,自有其深厚底蘊。恩施方言那酣暢爽脆的發(fā)音,那令人眉飛色舞的語調(diào),那獨特的表達程序,不僅使人傾心,更讓人迷戀……再結(jié)合甜蜜羞澀而又讓人肝腸寸斷的愛情故事,那就是一種文化,一種生活的韻味,一種奇妙的風(fēng)光——是自然風(fēng)光也是人文景觀。它的語詞有時候可能有點糙,但情意卻是實實在在的,你聽起來不覺得矯情,你學(xué)起來甚至還覺得有滋有味。
震撼的舞臺音響、背景音樂、觀眾席里此起彼伏的驚嘆聲……這些自然就是耳聞的“第三聲”了。整個舞臺的建造花費了2個多億,效果自然不言而喻:緊張時樂聲像是在你耳邊爆炸,舒緩時仿佛遠處潺潺溪水也能感覺,在這樣的時刻,當(dāng)你整個人全部投入其中的時候,可能連鼓掌和喝彩也會忘記。
【觸嗅二覺,覺覺相息】?
有的時候,科技也可以寫詩。當(dāng)高端的舞臺技術(shù)融合到現(xiàn)實表演里之后,很多不可能成為了可能。比如說在地動山搖的時刻,你的心也跟著震顫顛簸;在“破冰”那幕舞臺瞬間變換出長達110米“地裂”的時刻,你也不由地張大了嘴巴,不顧渾身的雞皮疙瘩目不轉(zhuǎn)睛;再比如說在云蒸霧澤、山水渺渺的時刻,你覺得周圍也縈繞著冰冰涼涼的霧氣,讓人心往下沉,仿佛那看不清前路的未來。那一剎那,真的擔(dān)心瓠子能不能扛住。還好后來讓人堅信,即便明日天寒地凍、路遠馬亡,依然不能擋住愛情。
嗅覺上就更為神奇了。在整個觀看的過程中,峽谷山水的氣息真切地徘徊在鼻子尖兒,還有那清清涼涼的霧氣,深吸一口仿佛飲入山泉水。嬌俏可愛的幺妹出場,水蛇蠻腰,人甜聲兒也甜,早有人說世間最奇妙的香水便是那淡淡女兒香,幺妹怕是那一抹又甜又微辛的香罷!
【心歸一處,處處為家】?
相遇相知相戀,從來都不容易。年少時的我們,就像寄居蟹,我是蟹,你是殼,你說,“我在哪里,你的家就在哪里”。家是什么?我心安處即為家——有你在,走到哪里都安心。正所謂,心歸一處至于愛人,為了你,我不怕孤魂不怕野鬼勇敢闖;為了我,你不畏地動不畏山搖誓相隨。若要說開始,那是“未成曲調(diào)先有情”;若要說結(jié)束,那是“高歌曲畢不自抑”。?